实习就业 首页>通知>实习就业
萨里国际学院暑期实习问卷调查结果及反馈
2017-04-28

为了更加准确的帮助学生联络暑期实习岗位,萨里国际学院职业发展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情况,现将问卷结果及相关反馈汇总如下。

本次问卷发放时间为2017413日至16,共填写调查问卷167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如下:

 

2016

2015

2014

2013

合计

旅游管理(休闲与服务管理方向)

15

18

20

0

53

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

39

31

39

5

114

合计

54

49

59

5

167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你最期望的实习地点?

                 

经调查表明,只有13.17%的学生期望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实习,16.17%的学生期望留在大连本地进行实习,22.16%的学生则希望能去到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进

行实习,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不在乎实习的地点,只看重能否获得含金量的实习”。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多数同学而言,实习地点的选择并不是最重要的,实习的含金量才是至关重要的。

2.  你期望进入的实习单位性质?

 

从上图数据可知,有意向选择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20%,有23.35%的学生并不在乎实习企业的性质,高达59.28%的学生偏向于外资企业。

 

3.  你最期望的实习领域?


4.  你期望获得的实习岗位?

            

由上两张图表可知,我院学生最为关注的行业Top3为:零售业/快消业、金融业和IT互联网。旅游/餐饮/服务和咨询行业也有一定关注度,房地产、教育行业和制造业关注度较低。对于期望的实习岗位,市场部和人力资源部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大部门,财务部、新媒体运营以及销售部期望值居中,而行政部与客户关系部期望值最低。

 

5.  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你更看重?

           

 

     由以上数据可知,我院大部分的学生把实习时能否锻炼自己的能力放在首位,其次重视的是所应聘企业的声誉以及所应聘企业所属的经营领域,最后则是所应聘企业与自己专业的契合度(是否对口)以及所获得的报酬的情况。

 

6.  面对已开始的实习,如果相关工作与你预期不符,你会如何选择?

          

   

    面对已开始的实习,如果相关工作与预期不符,大部分(54.49%)的同学会选择先进行尝试再决定是否留下来,38.92%的学生选择无论如何都坚持下去,仅有6.59%的学生选择毅然离开实习岗位。希望在即将开始的暑期实习中,同学们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

7.  对学院的暑期实习训练营,你还有何想法或建议?

针对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如下。

1)  学生希望提高实习内容的质量,多提供含金量高的岗位

学院在挑选和联络企业的时候重点考虑两个因素:企业知名度和岗位工作内容。一般来说,对于大的企业,有相对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每名员工的工作内容更加的具体专一,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每个人都是一枚“螺丝钉”,由于暑期实习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因此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企业,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大多是非常基础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例如打印复印,做个简单表格,或者是机械性的群发邮件)。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我是来打杂的”印象。而实际上,这样的机会更多的是让学生体验大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对于具体的业务层面,利用在公司实习的时间,还是可以更直接的获得很多在外界无法获取的咨询、信息。建议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利用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去学习和了解企业的相关工作以及行业的发展情况,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会有不少收获的,绝非“打杂”那么简单。

在选择中型或者小型企业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考虑实习的岗位和工作内容。一般来说,中型或小型企业在对于实习生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实习生做一些具体的业务或者支持。例如,打电话、做地推、挖掘客户、营销推广等等。对于实习生给予的业务会更多更具体一些,对于学生的锻炼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那个问题,毕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能学到多少东西,还是要看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如何对待交给你的业务。例如,打电话约客户。这是一个进入到销售岗位几乎都会遇到的一项最最基础的工作,很可能你打了一天,200,300个电话,一个客户都没有约到。干了几天之后,觉得很受打击,然后就认为企业是把自己当廉价劳动力,毅然决然的离开。但是,如果是一个有心的实习生,会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不断根据接电话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语言,音调和表达方式,甚至可以根据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一般几点打电话接听人会乐意听你把话说完,怎样表述更容易让人接受,进而给上级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其实都是打电话约客户,但每个人对于这项最最基本的工作的理解和挖掘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

还有一种实习,几乎是所有寻找实习的学生梦寐以求的。企业是大的知名企业,岗位质量也非常的高,培训非常完善,纯寒暑假不耽误开学上课,还有工资。这样的企业一般都是在为企业未来招聘全职员工做人才储备,因此才会如此的下气力来培养实习生。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就非常非常的高。一般都是要通过全国统一的网申、笔试、面试等环节才能完成,而且难度一点儿也不比全职招聘低。录取率同样也是很低,因为这些企业使用的考核流程都是经过非常专业的咨询和设计的。这样的“高质量”的实习,目前学院无法做到内部推荐或者联系单独为萨里学生提供。学院目前能做的,就是通过在这些企业工作的校友资源,结合企业的实习内容,设计出一些类似的实习,以满足学生对于大企业高质量岗位的实习梦想。当然,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希望同学们理解。

还有一点要说明,这样的企业之间在人才的竞争方面也非常的厉害,招聘也越来越提前。有的甚至在学生大二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大三的暑期实习Offer。所以,如果想申请这种完美的高质量实习,必须把自己打造成极具竞争力的人才才有机会。

总之,对于实习“含金量”这个问题,建议同学们无论是在大企业做一颗螺丝钉,还是在中、小型企业做一个基础工作的业务员,还是通过努力拿到那些一线企业为了未来人才储备而做的管培生项目储备实习生,都尽可能的利用好你目前水平所能拿到的平台和机会,深入的去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最大程度的收获到成长。

 

2)  希望面向大一多开设一些岗位

暑期实习是面向全体学院学生开放的,因为大一同学经历有限,所以在申请时的确不占优势。但是有些企业的招聘并不是很介意年级,更多的是给学生们锻炼的机会,在岗位设置方面,对于所学知识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情商”、“品质”和“毅力”。这样的岗位,我们会在筛选的过程中考虑大一同学的实际情况,对于素质还不错的同学,会给考虑的。

另外,我们一直强调“商业比赛的重要性”,因为除了可以锻炼商业思维,增加经历,提升简历质量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就是:实习机会。以去年学院“国泰君安杯”商业比赛为例,15名晋级决赛的选手全部获得了今年暑期实习的Offer,其中5名来自大一,5名来自大二,5名来自大三。如果这5名大一的同学没有参加这个比赛,要在大一的时候就拿到券商的暑期实习,机会当然是非常小的。因此,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大家参加各类商业比赛,即使奖励没有和暑期实习挂钩,但经历多了,机会来临的时候就更容易抓住。

3)  多推荐一些旅游业相关的岗位

之前做暑期实习的时候学院提供过大量的旅游业相关的岗位,以五星级酒店为主。岗位多以餐饮,客房,前台为主,但这与学生的期望不符,而且比较辛苦,很多同学做了没多久就离职了。对于酒店来说,体验也不好。因此,我们在近几期的暑期实习中就没有大规模的提供酒店的岗位。

针对本次问卷学生的这个需求,我们已经向大连各大五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发出邀请,希望提供实习岗位给学生,目前还在逐一洽谈中。但是岗位一定还是以基础的服务岗为主,也会比较辛苦。希望申请的同学提前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调整好自己的预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对提供岗位的企业负责,这样才能体会到实习的酸甜苦辣,进而收获成长。

4)  希望实习时间能短一些,最好只是暑假

此前我们联系的实习以1.5-3个月为主。这次我们是以1.5个月的实习时间为需求向企业发出邀请。由于1.5个月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的确太短,会有一部分企业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能够提供岗位。但我们还在努力争取一些23个月的相对灵活的实习,学院也会尽可能的在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之间寻找平衡。

5)  希望提供的机会多一些,不仅仅限于大连

目前除了大连本地企业,我们已经通过各地萨里的校友群发出消息,收集校友们能够提供的各地的实习岗位。此外,我们也刚刚与前程无忧进行了接洽,将我们的详细需求发给了前程无忧,希望通过大型求职网站的资源帮助我们联络更多全国各地的企业。

以上是对本次问卷调查学生集中提出的意见的反馈,对于个别问题由于版面限制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如果想进一步提出建议或寻求帮助,欢迎同学们到砺金楼214职业发展中心办公室进一步沟通。再次感谢填写问卷的同学对于此次调查的支持!

 

 

萨里国际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2017426

 


 

撰稿人:常弘    审核人:陶硕    撰稿部门:就业与校友办公室